氰化钠属于毒害感染性类危险化学品,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可能会被人、畜吸收,固体氰化钠的颗粒度小的时候容易飞扬导致中毒。液体状的时候沸点低,具挥发性导致空气中的浓度越大。极易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令人员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也因氰化钠的毒害性通过与各类物质反应可能导致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燃烧爆炸。
应急救援对氰化钠事故的处置措施:
(一)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再进行救援。
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或抗腐蚀性的防化学喷溅服以及无钉鞋。对深入事故现场内部实施侦检、关阀堵漏等任务的救援人员更应加强全身性的安全防护。
(二)侦察勘测具体氰化钠事故的情况。
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质的载体、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周围有无着火源,附近水系分布及流向;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氰化氢气体浓度,明确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数据。
(三)设立警戒
根据事故情况,划出警戒范围,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氰化钠泄漏量多、扩散范围较大时,应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根据实施动态监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四)疏散救生
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人危险区域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疏散时应明确疏散方向,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五)排除险情
1.清除火源
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禁止使用非防爆器材。
2.控制扩散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包装容器内的氰化钠不再外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包装完好的氰化钠及时疏散出危险区域,并建立安全隔离带。对散落在外的氰化钠及时用塑料布或帆布覆盖,避免扬尘。若是氰化钠溶液泄漏,应筑堤或挖坑收容。及时封堵事故现场的排洪沟、下水道,严防氰化钠流人邻近河流、湖泊等水域。
3.关阀断源
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下游且阀门尚未损坏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闭管道阀门时,应在开花或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
报名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应急救援员,紧急情况下及时处置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