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应急事故中,应急救援员通常需要作为组织协调者组织和指挥污染区群众撤离事故现场。在组织撤离的过程中需注意:
①根据具体事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再撤离危险区域。例如发生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应立即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简易有效防护措施。保护颈部、口、鼻处、暴露的皮肤,例如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毛巾、布条等。向上风方向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也可就近进入民防地下工事,关闭防护门,防止事故的伤害。
一时无法撤出污染区的群众,指导他们紧闭门窗,用湿被子或毛毯将门窗缝塞严,关闭空调等通风设备和熄灭火源,等待时机再作转移。
②防止继发伤害、二次伤害。关于撤离路线的选择,应组织群众选择安全的撤离中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后,组合群众快速脱去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查看皮肤是否受到污染,一旦皮肤或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近医治。
③动员群众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帮助同伴一起撤离。
成为应急救援员不仅能在危机时刻正确处理事故危险,还能帮助更多受害者脱离危险,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行应急救援员资格证的原因,成为一名合格的应急救援员,协助处置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