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近期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年12月份共发生重特大事故14起,主要集中在煤矿、非煤矿山、工矿商贸、化工、烟花爆竹、建筑业、道路运输、水上运输等行业领域,其中工矿商贸领域事故占比最高。一方面,岁末年初,生产经营建设活动频繁,企业抢工期、赶进度、增效益意愿强烈,安全管理容易松懈;员工劳动强度加大,倦怠、焦虑等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冬季气候干燥、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增多,道路交通、火灾等隐患有所增加。
在预防事故和紧急处理事故方面应急救援员就显得相当重要了,面对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应急救援员会在第一时间冲到现场进行救助,当自己遇到危险时也可以增强自救的能力,以帮助其他被困者摆脱困境。
虽然应急救援员能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现场救助,但也坚定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发展理念,决不能抱着“放一放”“缓一缓”的侥幸心理,对身边的风险隐患视而不见。比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复工复产后安全投入可能不足、设备检修维护也可能不及时。近期煤炭、铁矿石等需求旺盛、价格上涨,违法违规生产现象也易“回潮”。根据应急管理部的通报,2020年以来发生的煤矿较大以上事故中,一些企业存在屡次违法违规问题,在监管部门多次执法、督办的情况下仍然敷衍整改,甚至弄虚作假。安全生产事故看上去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必须严密防范化解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