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是指为减轻事故后果而制定的应急救援和救灾预案,是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其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防止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扩大,并尽可能消除这些情况;二是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企业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分析;二是应急预案的编制;三是应急预案的演练。作者从事化学安全工作。现在,我想谈谈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一些看法。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化工企业的固有危险性决定了企业应首先确定其所属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和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由这些重大危险源引起的紧急情况,组织员工进行应急计划。200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害辨识标准》 ,各企业可根据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识别。在确定重大危险源后,企业对潜在的事故危险进行如下分析:
(一)可能发生的重大意外或紧急事故;
2.导致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的过程;
图3。虽然不是重大意外,但发生重大意外或紧急事故所需的时间;
4.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的破坏程度如何,波及的范围有多大;
5. 重大意外或紧急事故之间有何联系和关系;
6.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后果。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的分析,明确了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从管理和处置上完善了事故应急预案。值得注意的是,要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有必要询问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的安全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细致、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的技术、设备、材料、资金、人员等诸多方面: 它是一项高科技、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根据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分析,在编写报告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 首先,应对重大事故的潜在后果进行科学评估
2.对于只有一个简易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以规定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进行观察和监控,发现异常立即向应急机构报告,应急机构将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