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等行业。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与此同时,氯气储运事故频发。2008826日,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发生氯气大量泄漏,6个液氯罐(1t/)发生爆炸,造成有机装置原料罐区、多元醇水解段、合成段三部分燃烧,随后引发其他分支连续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60人受伤。200278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化肥厂液氯灌装软管爆裂,造成液氯泄漏事故,13人死亡。2005329日,山东一辆载有35t液氯的槽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槽车内液氯大面积泄漏。氯气扩散,造成公路旁三个乡村民严重伤亡。

从上述事故中可以看出,加强对正确使用和储存氯气的宣传和培训,制定防止氯气泄漏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已成为保证氯气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危险因素

氯气的主要危害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特性

液氯为黄绿色透明液体,一旦因各种原因泄漏,会迅速在空气中蒸发成氯气。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令人窒息的气味。相对密度(空气 = 1)2.48,熔点 -101 ° c,沸点 -34.5 ° c。泄漏主要沉积在地面上,会形成有毒蒸气沿风向沿地面蔓延,在低洼处或封闭空间堆积。

2.火灾爆炸特性

当氯和氢按一定比例混合时,会因阳光、热量和电火花而爆炸,产生氯化氢气体,释放大量热量。氯与松节油、乙醚和氨反应时会着火并爆炸。由于氯气具有火灾和爆炸的特性,因此应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3. 对人体有毒

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液滴,对人体呼吸黏膜有刺激作用。此外,氯本身是一种剧毒气体,空气中氯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mg/m3。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mg/m3)时,会在5 ~ 10min内致人死亡。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到0.00425%(55毫克/立方米)时,30 ~ 60分钟内就会致人死亡。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到0.00175%(22mg/m3)时,在30 ~ 60 min内会造成严重伤害,在极高浓度下会造成休克样死亡。眼睛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时,暴露部位会发生烧伤或急性皮炎。长期接触低浓度氯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职业性痤疮和牙齿侵蚀。

此外,氯气对环境和工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应特别注意它对水体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