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体泄漏的紧急处理

1.1气区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向值班主管和车间段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1.2少量气体泄漏可以通过填塞(用密封剂、软木)或修补来修补; 如果为了修补螺栓而钻孔,可以用手或压缩空气; 如果修补需要焊接,必须在焊接之前堵住泄漏。对于气体泄漏量大且难以修复的情况,应事先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精心的方案,停气后应采用整体焊接或专用夹具进行气体泄漏堵塞。

1.3在进行上述任何一项维修工作之前,必须检查和确认泄漏部位,通常是用铜或木工具敲击检查泄漏部位的形状和大小,检查泄漏部位(设备外壳或管壁)是否有不间断的焊接维修和粘接,检查员应经验丰富,必须穿戴或使用其他防毒设备。

1.4如果封堵工作需要在气体泄漏前将其停止,事故现场的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已制定的封堵方案,考虑对气体泄漏区、管道和设备的损害程度,协调管道系统的停输,组织实施气体处理、更换方案。

1.5煤气泄漏发生后,安全环保部、煤气保护站和事故单位安环分局应当从煤气泄漏区周围空气采样,进行 co 含量分析,并根据测定的 co 含量结果报告现场指挥,由安全部门负责人员疏散或道路管理,事故单位安全环保司协助疏散危险区域,疏通应急通道。

1.6气体泄漏区的通道须符合下列准则:

在煤气场所管理工作的安全生产许可时间:

当 co 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以长时间工作。

当CO含量不超过50 mg/m3(40ppm)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如 co 含量不超逾每立方米100毫克(百万分之80) ,则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逾0.5小时。

当 co 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

员工每次进入漏气区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为2小时。

1.7气体操作要求:

使用瓦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应当对加油站保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并对运行单位进行专项监测。根据气体工地作业安全标准,在气体泄漏地点附近作业的人士必须佩戴呼吸器(例如氧气、空气呼吸器)或其他防毒器具,监察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