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灾害事故情况发生发展初期,波及范围和危害最大程度都比较小,这是我们消灭事故、减少经济损失的最有利时机。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而且灾害刚发生,救护队很难马上到达,因此在场工作人员要尽自己可能通过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工具以及材料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如不能完全消灭灾害事故时,正确地分析进行自救和互救是极为具有重要的。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发生地点和灾害程度,并及时向矿山控制室报告。同时,根据情况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现场抢险,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如果停车失败,应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工人,选择安全的路线迅速疏散危险区域。

  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要立即打开并按规定佩戴好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同时帮助受伤的同志戴好自救器,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如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阻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如巷道难以疏道,应坐在支架良好的下面,等待救护队抢救。采煤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

当矿井发生火灾时,尽量从一开始就把它扑灭。当镇压无效时,应选择相对安全的路线撤离灾区。在烟雾中行走时要快速戴上自助装置。最好使用平行车道,面向新鲜空气,远离火灾区步行。如果隧道内已经充满了烟雾,不要惊慌,快跑,要冷静并迅速识别火区和气流方向,然后有秩序地撤退。如果不能撤离,尽快在附近找到一个房间和其他临时避难所,并关闭房间出入口的门以阻挡气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当井下发生水淹事故时,应避免头部撞击(手扶或多人手拉手) ,然后退到上层。不要进入道路附近的渗透性地方,或在第一车道下山。当山下唯一的出口被洪水淹没,无法撤退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在山上避难。单头上山水位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山的上部可以通过空气压缩来保持一定的空间。如果采空区或老窑水,要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井下环境发生局部冒顶事故时,应查明交通事故调查地点顶、帮情况及人员埋压位置、人数和埋压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进行支护,防止学生再次冒落,同时小心地完成搬运开遇险造成人员自己身上的煤、岩块,把人救出。搬挖的时候,不可用镐刨、锤砸的方法扒人或破岩(煤),如岩(煤)块较大,可多人搬或用撬棍、千斤顶等工具可以抬起,救出被埋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