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是一种含有氰化物的化合物。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固体氰化钠和氰化钾在日常工业活动中应用广泛,广泛用于金银精炼、金属淬火和电镀等。能迅速被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吸收。口服50100mg氰化钠可导致猝死。对于中重度中毒患者,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可用手帕或纱布将亚硝酸异戊酯碾碎,置于患者鼻孔内,间隔30秒吸入30秒,重复23次。亚硝酸异戊酯的量每次不应超过3个(每个0.2毫升)。
⒈陆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如果地面发生渗漏,例如氰化钠和氰化钾,现场人员应保护自己的安全,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⑴现场控制和警戒
如果现场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救援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防毒面具、连衣胶带防毒服和橡胶耐油手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以控制泄漏的影响范围,防止泄漏流入水体、地下水管或泄洪道等受限空间。如果现场没有有效的封堵工具,救援人员负责守护现场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等待消防、环保等专业应急人员到来。
⑵现场处理
少量液体氰化钠渗漏,戴上防毒面具、手套,冲入水中,可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物质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的水经漂白水氧化处理,少量固体渗漏,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扬,然后收入回收或运往废物处置场处置,也可用于冲洗渗漏和渗漏部位,用大量水冲洗后的水溶液经浓缩后的酸碱值为8.59,经过碱性氯气氧化剂处理,如次氯酸钠等。
⒉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氰化钠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⑴现场控制和警戒
如果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救护人员应戴上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一件式橡胶布和防油橡胶手套来控制漏油。否则,救援人员负责该地区的现场警戒,同时等待消防、环保等专业应急人员的到来。根据氰化钠泄漏、扩散情况及有关范围,设立5001,000米的警戒区。组织人员严防江河、湖泊两岸的取水、用水、钓鱼等一切活动。
涉及饮用水源的,应立即向水务部门报告,关闭水源。
⑵环境清理
根据现场情况,在河上筑坝,防止污水渗入河中,然后用石灰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剂中和氰化物离子。
⑶水质检测
卫生防疫部门、环保检查员和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橡胶耐油防护手套,定期检查水质,确定氰化物浓度和污染范围,必要时扩大警示范围,直至达到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