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倒塌事故一般是指地震、暴雨、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建筑结构整体或部分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近年来,我国建筑物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衡阳“11.3”建筑火灾坍塌事故和宜宾“1.14”电大教学楼拆除坍塌事故,给我们带来了警示。因此,研究建筑物倒塌事故的危险性和搜救行动的规律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物倒塌时的救援、搜救行动分析
1. 事故救援行动的组织
2005年1月14日16点02分,宜宾电视教学楼倒塌时发生局部倒塌。接到事故报告后,宜宾市政府迅速与公安、医院、安监、建设、电力等部门在现场组织了简短会议,启动了宜宾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立了副市长为救援指挥长,由市消防支队作为现场救援队的负责单位,全面负责现场救援组织指挥,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同时成立了现场保安队,由市公安局负责现场封锁、设置警戒线、划定保安区、维护现场秩序,并成立了后勤保障队,负责抢险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成立意外复原工作小组,负责伤者和死者家属的接待、安排和抚慰; 成立医疗救援小组,负责伤者和获救者的及时医疗救援; 成立意外调查小组,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调查。每个小组都成立了,并立即投入工作。
2. 救援方案的制定
首先,建筑物是局部倒塌,建筑物随时可能倒塌,给抢险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其次,抢险现场狭窄,只有4米的通道,难以进出大型机械; 第三,由于拆迁施工单位的管理问题,首先(只有经过详细调查查询)无法确定被埋人员的人数和具体位置等特点。经过充分考虑,现场救援队制定了“科学、安全、高效、以人为本”的救援计划,将救援部队分成四个单位,并派出两个单位从两个作业区进行救援行动,成功救出三名幸存者,次日下午一时挖出最后一具尸体。救援工作结束了,整个救援工作花了2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