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特征

爆破在矿山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而爆炸装置及其组装的爆炸装置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源。因此,在储存、运输、使用和收回爆破器材的过程中,如果爆破器材违规操作,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具有破坏性大、政治影响大的特点。爆炸瞬间容易对周围人员和设备造成直接伤害和破坏,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

爆破事故主要原因为:

爆破设备管理不严、粗心大意;

爆破作业前期准备工作、安全措施和安全警戒不到位,发生爆破事故;

违反爆破作业安全技术作业规程的;

起爆方法失败或操作不当;

爆破设备质量差,导致早、晚爆破和盲爆;

安全距离不够;

爆破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值班班长(或组长)

成员:班组成员

2.2紧急指挥小组的职责

制定事故现场处理方案,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执行上级部门和公司领导的指示,执行应急指示。

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负责按事件发生的级别和处理进度向公司汇报。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发生事故后,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领导报告。

接到报告后,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启动了紧急应变计划。

计划实施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前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保护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救援伤员。

3.2现场紧急应变措施

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发现爆破事故,应把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切实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抢险前,组织人员应做好现场屋面的通风、照明和安全工作,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救援时,应安排人员监测观察巷道顶板、支护、地压等异常现象,发现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应立即撤出救援队员。迅速排除险情,支护不稳定巷道,在确保救援队伍安全的同时,重启救援工作。

救援前,应采用局部通风稀释爆破烟雾的浓度,或在救援前使用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