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的治疗原则与一般烧伤相同。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要尽快离开事故现场,制止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持续损害,采取有效的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的理化检查和化学监测。
(1)切断与工地的连接及紧急处理
终止化学物质对身体的继续破坏,应立即离开现场,脱掉浸透化学物质的衣服,并迅速用大量清水清洗。其目的是稀释,其次是机械冲洗,即冲洗伤口表面和粘膜上的化学物质,可能在冲洗时产生一定的热量,继续冲洗,可能逐渐使热量散失。洗水要多,时间要长,一般用水(自来水、井水、河水等)都可以用。灌溉时间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特别是在碱烧伤时,灌溉时间太短,效果不佳。如果同时有火焰烧伤,冲洗还有冷处理的作用,当然,一些化学伤害物质不溶于水,冲洗的机械作用也可以从伤口清洗。
头部、面部烧伤,要注意眼、鼻、耳、口腔的清洁。尤其是眼睛,应首先冲洗,动作要温和,一般也可以用清水冲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发现眼睑挛缩、眼泪、结膜充血、角膜皮肤及前房混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洗。使用消炎眼药水、眼药膏等,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不需要戴眼罩或使用纱布绷带,而是应用单层油纱布覆盖以保护裸露的角膜,防止干燥造成损伤。
石灰烧伤后,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以免石灰遇水产生热量,加深伤口损伤。有些化学品是根据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处理的。用大量自来水连续冲洗比单独使用中和剂更有效。使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分钟即可,中和处理后,雕塑必须再次用水冲洗,以免因中和反应而产生热量,进一步损害身体。
(二)防止中毒
有些化学物质可引起全身中毒,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诊断有化学中毒可能时,应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和病理损害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解毒剂或对抗剂治疗,有些毒物迄今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在发生中毒时,应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其危害。一般可静脉补液和使用利尿剂,以加速排尿。苯胺或硝基苯中毒所引起的严重高铁血红蛋白症,除给氧外,可酌情输注适量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