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是指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和燃烧,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灾害和事故,具有较大社会危害的事故。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它具有拥有属性突发、保护难度大、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消除难度大、损失严重、后果严重等特点。所以一旦发生,通常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目前,我国化学品事故形势严峻,预防和救援化学品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96年,原化工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就根据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对化学工业中发生的重大或灾难性的化学事故进行救援,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者,指导人员疏散,消除危害后果。随着化工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工行业以外的化工产品的使用、运输和储存也在增加,化学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发生面积也在增加,国家还及时增派公安消防队参加化学事故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伍人员装备的优势,及时参与化工行业内外的化学事故的一切救援处置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已被列为公安消防队的首要任务。

  1当前公安消防部队在化学事故抢险救援中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困难

  我国人民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安全技术保障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组成一个部分,是灾害或事故救援处置的骨干力量和突击队,由其承担新时期下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任务,有显著的优势,但就目前企业而言,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存在问题许多学习困难。

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化学事故日益增多,危害日益严重。20世纪以来,世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品生产增加,品种增加,应用范围扩大,人类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在生产、使用、运输、储存中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甚至灾难。1984年,印度波帕尔农药厂释放的异氰酸甲酯导致2500多人死亡,20多万人受伤;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整个地区暴露在辐射之下; 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系统发生沙林毒气事件,导致12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例如,1993年深圳清水河仓库“8.5”爆炸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6人重伤,2.5亿元人民币直接损失,19968月上海氯碱有限公司电化厂氯气泄漏造成20人中毒。2000年,一起氰化物泄漏事故直接威胁到汉江流域的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