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事故应急程序应遵循的1项原则

(一)发生紧急情况时,被发现的人应当立即报警。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这个计划一旦开始,负责人必须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作为首要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服从指挥,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因缺勤、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队伍救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三)清理事故现场道路,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区域。

(四)在急救过程中,遇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或者场所,然后采取急救措施。

(五)切断电源和易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情况蔓延。

(6)安全总监是应急联络员,负责应急事务的联络工作。

(七)处理紧急事故后,安全主任应当填写记录,召集有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2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一)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旨在帮助施工人员学习防火、灭火、避难、危险品转运等各种安全疏散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对火灾、爆炸的抗御能力。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施工人员不仅能从容自救,还能从容配合外界消防人员灭火,将火灾事故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2)预警。当火灾发生时,安全区内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和对讲机将火灾信息和位置传递给楼上的施工人员。

(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电梯、楼梯和马道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室内电梯和外部电梯逃生。由于室内电梯井会有烟囱效应,外部电梯电源会发生短路。逃生最好通过室内楼梯或室外脚手架马路(工程建筑物高度不高,最好采取这种方式逃生)。如果下行楼梯被堵塞,工作人员可以耐心地在楼层或楼顶等待救援,打开窗户或切开安全网以保持通风,用湿布遮住口鼻,并挥舞彩色头盔以示位置。试图逃跑时不要挤在路上。

3 火灾、爆炸发生时人员疏散应避免的行为因素

(1)人员聚集

当灾难发生时,由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决定了灾民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轻、盲从性。向光性是在黑暗中,尤其是方向不明确、走投无路时,只要有一线光亮,人们就会渴望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