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特征

采场或掘进工作面爆破后,大量的爆破烟气中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如地下采场局部通风系统不完善,爆破烟气不能在短时间内排出。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操作人员在吸烟未排气的情况下,对紧急工作,容易发生吸烟中毒事故。如果事故发生后救援不当,也可能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扩大。

预防对策:

(1)采场必须完善局部通风系统,对于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

采场通风设备应定期维护。如通风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每次爆破后,首先启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待烟气消除后再组织生产。

为工作队配备便携式气体探测报警器,人员进入挖掘面,随时携带便携式气体探测报警器进行检测,一旦报警器发出应立即撤离。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事故进行应急管理指挥小组

组长: 值班班长(或组长)

成员:班组成员

2.2事故应急指挥组的职责

制定炮兵烟雾中毒事故现场处理方案,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⑵负责应急措施计划文件的维护、更新和归档管理。

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

事故发生后,立即根据事故情况按照本方案规定的程序,组织部队现场处理事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负责按事件发生的级别和处理进度向公司汇报。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⑴ 发现炮烟中毒事故后,当班工作人员或任何管理人员应及时将现场实际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进行领导研究报告。

接到报告后,指挥小组组长立即启动了紧急应变计划。

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指挥组全体成员必须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抢救伤员。

3.2现场紧急应变措施

(1)当发现有人被炮烟毒害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局部风机设备,增加现场通风排烟,稀释有害气体浓度。

救援人员不得盲目救援,必须佩戴正压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才能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当现场没有防护设备时,应立即向上级求助。

安全人员进入现场前,应当使用有毒有害的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检查。超过有害气体排放标准的,应当进行通风。达到标准后,人员可以进入。

⑸ 对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可以进行一个连续监测,有害气体不达标,未佩带防护用具管理人员严禁学生进入企业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

抢救烟雾中毒后,应将该人转移到附近新鲜空气或开放压力空气中抢救自己,并通知矿山医院做好抢救准备,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