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心理干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目睹死亡和毁灭,会造成焦虑、紧张、恐惧等急性心理创伤,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长久心理伤害。

遭遇灾难后,人通常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反应,以下是一些较为普遍的反应:

  (1) 兴奋或生气,拒绝他人帮助,没有食欲;

  (2) 自责或责备他人,情绪不稳,伴有头部或胸部疼痛;

  (3) 拒绝与他人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拉肚子、胃疼、恶心;

  (4) 惧怕回忆,极度活跃,感到头晕、麻木或不知所措;

  (5) 大量饮酒和服用药物,感觉无助;

  (6) 常做噩梦,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减退;

  (7) 失眠、抑郁;

  (8) 疲劳、无力。

  生还者阶段心理反应

  从灾难发生到灾后,当事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这些反应的强度和类别因人而异,与当事人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被困时间的长短以及生存所需是否得到满足等因素都有关联。一些研究显示,随着灾难的发生,当事人的情绪会经历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1. 受冲击阶段

  灾难发生的一刹那,很多人并不会感到害怕,有人甚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此时,人的活动只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2. 整理阶段

  生还者在评估自己的损失后,立即开始搜索其余的幸存者。此时,人们会自发地组成搜索、营救以及紧急医疗救助等应急救援组织。

  3. 营救阶段

  救援小组开始指挥营救工作,此时,生还者对于救助人员均报以绝对信任,并且会无条件服从,跟从他们迅速地聚集在安全地带,因此,救援人员最好穿着标志醒目的衣服,以便生还者迅速找到他们。

  4. 恢复阶段

  此时,有些人可能会抱怨救援工作进展得不够迅速,甚至联合起来抵制救援人员,这种反应可能和幸存者接下来要面临寻找临时住所、与保险公司交涉赔付等问题引发的紧张情绪有关。

  应对

  1. 自我缓解心理压力要诀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快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1) 我们要

  (1)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2)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和康复的保证;

  (3) 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2) 我们

  (1)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2)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

  (3) 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4) 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