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顶是指地下开采中,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的。采煤工作中有时有计划地放落上部煤层,也称为"冒顶"。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常见的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冒顶两大类。冒顶事故事先都有哪些征兆又该如何进行应急救援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征兆
1、发出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声响。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3、片帮煤增多。
因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要多。
4、顶板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离层。
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俗称“敲帮问顶”。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6、漏顶。
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形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而造成冒顶。
7、有淋水。
顶板的淋水量有明显增加。
处理工作面冒顶应急救援:
(1)对局部小冒顶出现后,应先检查冒顶地点附近顶板支架情况,处理好折伤、歪扭、变形的柱子;沿煤的顶板掏梁窝,将探板伸入梁窝,另一头立上柱子。
(2)发生局部范围较大的冒顶时,如伪顶冒落,且冒落已停止,可采用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板处理。如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歼石继续下流,块度较小,采用探板处理有困难时,可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如上述两方法不能制止冒顶,就要另开切眼躲过冒顶区。
出现井下冒顶事故后的自救措施是:
(1)发现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应立刻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2)冒顶事故发生后,伤员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无法逃脱时,要尽可能把身体藏在支柱牢固或块岩石架起的空隙中,防止再受到伤害。
(3)当大面积冒顶堵塞巷道,即矿工们所说的“关门”时,作业人员堵塞在工作掌子面,这时应沉着冷静,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并用铁锹、铁棒、石块等不停地敲打通风、排水的管道,向外报警,使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目标,准确迅速地展开抢救。
(4)在撤离险区后,可能的情况下,迅速向井下及井上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