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透水是指煤矿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等等。井下发生的水害。

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及处置措施
1) 准备救援物资、装备:救护车、水泵及附属管道、钻机、皮筏、潜水服、应急发电、应急通信设备、电缆等、矿用头灯、氧气瓶、备用呼吸器。
2) 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查明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地点。
3) 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如果是老窑积水,积水受老窑井巷空间限制,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补给水通道,加强井下涌水排放;如果井下突水情况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某种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
4) 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5) 必要时使用钻机在地面向井下人员被困位置打钻,实现送风供氧和食物供应。
6) 救援人员配备氧气瓶、食物等物品,按既定路线下井搜救。
7) 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水位低时,人员生还几率:突水时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如平巷、下山),并把他们淹没,一般情况下,这些地点不会有空气存在,通常不具备人员生还可能性。
8) 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水淹没后,与该巷道相通的独头上山等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淹没,仍有空气存在。在这些地点躲避的人员具备生存的条件,如果避难方法正确(心情平静、适量喝水、躺卧待救)是能生还的。
9) 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遇险人员可能生存,对于这些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
的方法(打钻或掘巷道)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