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立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充分发挥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参加应急救援员知识,学习应急救援员知识。
危险分析
(一) 锅炉
(1) 燃烧不稳或煤粉爆燃可能导致锅炉爆炸,造成设备损坏。
(2) 管壁超温或者烟气磨损可能导致锅炉“四管”强度减弱,造成泄漏。
(3) 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故障,锅炉将不能满负荷运行,锅炉降低出力。
(4) 锅炉安全阀、排污阀、隔绝阀、疏水阀因长期运行、冲刷造成阀门泄漏,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并有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5) 磨煤机长期运行,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影响制粉,对于直吹式锅炉,将导致降负荷运行。
(6) 制粉系统、风烟系统阀门挡板较多,容易发生故障,影响锅炉运行。
(7) 制粉系统由于煤粉较细,煤粉容易自燃,特别是挥发分较高的煤粉,更容易发生自燃,煤粉自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导致煤粉爆炸,影响制粉系统安全运行。
(8) 灰浆输送管道严重磨损或管道接头脱落灰浆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9) 电除尘器大面积故障,收尘能力降低,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二)汽机
(1)当汽机发生跳闸时,由于顶轴油泵、润滑油系统或盘车系统不正常,汽机大轴受力不均,将导致大轴弯曲,造成重大设备事故。
(2)当汽轮机发生甩负荷现象时,由于调速汽门、主汽门卡涩,导致汽轮机超速,造成重大设备事故损坏。
(3)汽轮机轴承由于间隙或动平衡不均,导致大机轴承振动超标,引起机组跳闸。
(4)当润滑油系统含有杂质,将造成大机瓦温超标,导致大机化瓦。
(5)循环水泵长期运行经常发生振动,影响安全运行。
(6)给水泵故障影响给水,进一步影响机组满负荷运行。
(7)由于汽机密封不严,真空降低,将降低机组经济性。
人群疏散与安置
设备事故发生后,若事态难以控制,对职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时,应根据现场专家评估情况,做好职工或家属的疏散工作,并向职工或家属说明疏散的原因、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内容。同时要做好疏散人群的数量统计工作,对疏散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要进行周密的计划,确保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医疗与卫生
(1) 对受伤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或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医疗救助人员必须了解相关伤害的救治特点,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受伤害人员进行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
(2) 人员急救要点:立即解除致病的原因,脱离事故现场;神志不清的病员应有专人监护,病员应侧卧位,防止气道梗塞,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经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眼睛灼伤后应优先彻底清洗,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包扎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请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置伤员于空气新鲜、安全清净的环境中。
现场恢复
设备事故抢修结束后,应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试验,确定抢修的质量和效果,并将试验情况向应急指挥部进行汇报,由指挥部统一研究后,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指挥部认为抢修工作已经结束,抢险工作小组应对抢险队员人数、工器具进行清点,撤离现场。运行人员对系统进行恢复工作,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启动运行,观察运行工况。
若机组发生停运,锅炉应开始上水,做好点火前的准备。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触电、操作失误等,所有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