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季,大家旅游时会选择清凉的地方,旅游旺季即将来临,那么提醒广大游客在旅游期间要保持高度的自我保护和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遇到危险及时使用应急救援知识急救,注意旅游安全。学习更对急救知识,报名应急救援培训!
创伤应急措施:
1.心肺复苏: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术等。
2.解除窒息:立即清除上咽部异物、血液、分泌物骨碎片等,抬起下颌,清除口鼻咽腔的堵塞物等。
3.止血:现场主要对外出血的临时止血。
(1)指压动脉止血法:手指一定要压在骨髓上。
a、面部出血,指压颌外动脉,在下颌角前方约1、2cm处的凹陷内,有时要压迫两侧才能止血。b、头顶部出血,指压颞动脉,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的颞动脉搏动处。c、上肢(腋部或上臂)出血,指压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向后对准单一肋骨压迫。d、下肢出血,指压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用拇指向趾骨上支压迫。
(2)止血带止血:止血带应扎在肢体伤口的近侧,压力要适当,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要有标创,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迅速后送,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3)填塞止血:用无名敷料或清洁织物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绷带等加压包扎。
4.创伤包扎:
用急救包内的敷料、绷带、三角巾等进行包扎伤口。
5.固定骨折和伤肢:
可减轻疼痛避免转运途中继发血管神经等损伤。现场要就地取材,可用木板条、竹竿等固定伤肢,缺少支架物时可将伤肢束缚在躯体健肢旁。
溺水应急措施:
1.患者被救出水面后,应立即疏通呼吸道,清除口鼻内的泥、杂草及呕吐物,如有活动的义齿亦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
2.迅速进行倒水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呼吸道及胃内的积水倒出。也可抱起患者双腿,将其腹部置于救护者肩部使头下垂,救护者快速走动,以倒出患者呼吸道及胃内积水。
3.若呼吸已停止,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条件下,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吹气量要大,吹气后按压胸廓以辅助呼吸。如心搏亦已停止,则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两者必须互相协调,每吹一口气后作4—5次心脏按压。
烧伤应急措施:
1.灭火:伤员衣服着火,切忌奔跑或用手扑灭,应迅速脱掉或用身边可取的大衣、雨衣等覆盖灭火。也可泼水、跳入就近水中或卧地翻滚把火扑灭。
2.洗去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烧伤应迅速脱衣裤,用大量水冲洗或浸入水池中。磷烧伤需立即浸泡流水中冲洗,除去磷粒并用湿布或碳酸氢钠溶液敷创面,忌用油质敷料。
3.处理合并伤:立即止血,固定骨折等。
4.包伤:用急救包内的大块敷料、布单、三角巾或身边清洁衣服等包扎,避免弄破水泡,以防再感染或受伤。
5.防休克:烧伤面积较大时,应及时给服淡盐水,最好给烧伤饮料(氯化钠0、3克,碳酸氢钠0、15克,葡萄糖适量,加水至100毫升),并及时给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