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健全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强化预防、预警、预测机制,迅速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事故分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1级)、重大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II级) 、较大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II级)和一般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IV级)

应急响应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企业和船舶应立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积极开展救助和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海上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向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求救。
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接报后,应立即启动本单位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向市海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报告。

海上应急专项指挥部接报告后应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救援行动方案。
信息分析主要包括:
一事件的类型、 原因、现状,已经造成的损害和可能的事故等级;
一发生事故船舶的详细资料 ,所载货物的详细资料;
一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正在实施的救援行动及其效果;
一事故区域气象、 海况现状及趋势;事故的危险性分析,包括影响范围与危险程度及其发展变化的预测;
一事故可能引发的灾害性后果 ,及可能对公共安全、环境造成的最大危害程度;

应急响应
市海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及时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启动预案,并根据事故特点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报市应急办批准,指定现场指挥,组建现场指挥部,按照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市海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协调调动有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 下参与应急救援行动。
各应急救援力量在接到调动通知后,应尽快赶到指定地点,听从现场指挥部的调度。事故发生地的应急救援力量由现场指挥部直接召集调用。
市海上应急专项指挥部应及时将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和救援情况报告市应急办。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响应等级分为四级: I级、II级、 I级和IV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
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警级别与处置级别密切相关,可随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在敏感地域、敏感时间或敏感人群时预警和处置级别应相应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