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防护装备的选用主要考虑舒适性、耐受性、操作性、安全性等因素。 防护用品的层数、材质、轻薄度、透气度等因素决 定了工作人员穿着的舒适性。防护装备的层数越多、穿着越厚,耐受性会越差,所以在权衡安全性、舒适性和其他因素时, 必须优先考虑安全性,因为安全是开展一切医疗救援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医疗防护装备的分类

常见的医疗救援人员的分级防护分为一般防护 、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四类。

1) 一般防护

一般防护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 、发热门 ( 急) 诊以外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 , 还包括灾害救援现场的医疗救援人 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2 ) 一级防护

一级防护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 ( 急) 诊的医疗救援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 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3 ) 二级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疗救援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 标本、处理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 患者的医疗救援人员和司机。医疗救援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 衣、鞋套 ,戴手套、工作帽。

4 ) 三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 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应使用防护服:

(1)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患者时,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

( 2 )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 ,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的诊疗、护理。

( 3 )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