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是一个基于原则而非权宜的决策过程 ,如果分类人员不掌握检伤分类决策的道德价值和伦理学立足点,就会做出错误的分类决策。
应急救援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是所有患者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当使用检伤分类 的方法来决定哪些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救治而哪些患者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时 ,需要做出进 行个体救援到群体救援理念的转换。这一转换比较困难,因为应急救援员会本能地对每一 个患者进行救治,反而可能会提高整体死亡率。
因此,应急救援员需要明确使用检伤分类操作时的伦理理念。
一、公平原则
检伤分类的公平性正是医务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救援现场医疗资惊短缺情 况下所寻求的一种伦理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公正和平等两个方面 。
- 救治机会均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伤分类的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救援现场的每一名伤病 员均享有
均等接受医疗援助的机会 ,与国籍、民族、性别、年龄、伤病前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无 关。
- 不伤害和有利原则
不伤害原则是检伤分类人员最起码的伦理守则和道德底线 。在此基础上,遵循行善和 有利原则。行善和有利原则要求采取的救护措施对伤 员确有帮助 ,在利害共存时要权衡利害大小,使用最优化原则,以最小的损伤代价获得最大的健康利益 。
- 效用原则
效用原则也称 “ 最大幸福原则” ,它要求无论谁来做某项工作 ,都需要有相同或者相 似的产出与后果。
二、公正原则
如果检伤分类人员的行为符合既定的检伤分类标准和实施方案的要求 ,就可以被认作 是公平的。因为检伤分类决策是根据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定 好的框架实施的,人们就得承认 检伤分类程序的正确性 ,这个分类框架是必须要遵守。检伤分类在伤员中间分配稀缺的 医疗资源,需要一个或更多 的公平的法则也就是既定 的检伤分类方案来支撑。
三、功利原则
功利主义是以目的论和结果论为主张的伦理学思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伤员检伤分类的功利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检伤分类的功利性质
检伤分类是关乎伤员的健康与疾病 、生存与死亡的行为 ,其功利性是医学人道主义,其核心是救死扶伤。这种特性要求检伤分类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发扬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排除万难 ,不怕牺牲 ,争取救治更多的伤员 ,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
- 集体主义
检伤分类的功能是在有限资源的框架下尽可能多地展开医疗救护 。因此,检伤分类人 员开展检伤分类工作要立足于集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