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交通等事故中骨折受伤者,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抢救、运送不得法,往往会使伤情加重,留下后遗症,甚至增加致死率。轻易对骨折伤者的搬动,不得法的搬动,会使伤者断骨部位骨头相互折断,有的能使折断的骨头刺破大血管,引起伤者大出血、内出血,而导致死亡。不得法的对伤者搬动,容易使折断的肋骨剌伤肺泡,引起破裂,气胸、张力性气胸,导致伤者处于生命危险,有的甚至几分钟就能死亡。因此,各类事故中对骨折伤者的紧急抢救应采取科学的应急救援方法,才能使伤者伤情减轻,生命得到挽救。
(一)颌面部损伤的救护。颌面部血液供应丰富,颈部有大血管和大神经,受伤后有严重出血和呼吸障碍,可以并发脑损伤,对生命构成威胁。救护时,应让伤者坐起,面部向下,如发现伤者口腔或鼻腔有异物时,应及时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发现伤口向外喷鲜红的血液,证明动脉血管破裂,可在伤口近心端找搏动的血管,将血管压在骨骼上止血,再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下颌骨折时,应先将上、下牙咬对好,再将移位的伤部组织复位,用绷带扎好。
(二)尺、桡骨骨折的救护。将一块三角巾摊放在胸前,上端经伤侧肩部搭在颈后,将伤肢的肘关节屈起略小于90°,横放在胸前,再将三角巾下端提起,搭过未受伤的侧肩部,在颈后将两端结扎。
(三)下肢骨折的救护。将伤肢平放在大于下肢的宽大木板上,用绷带分别在踝上部、膝下部、膝上部、大腿根部予以绑扎,可达到固定的目的。
(四)开放性损伤的救护。开放性损伤多表现为下肢小腿粉碎性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撕裂伤,救护时不要随意复位,以免出血。
(五)手脚断指(趾)的救护。应用医用纱布将断指(趾)端包扎好,再将断指(趾),连同伤者一起迅速送到医院治疗。
(六)脊柱损伤的救护。在救护时,禁止让伤者坐起,采用二人抬、搂抱等方法,以免颈部和脊柱前屈,加重损伤。搬动时,应由4人同时进行,一人托住肩部、一人托住腰部、一人托住臀部、一人托住双腿,使伤者身体保持平直,将其托放在床板、担架或长木凳上,迅速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