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运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近些年来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应引以为鉴,防患于未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建立专业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根据国家要求,参照周围已建成地区的经验做法,组建专业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应急救援任务重、重大危险源较多的乡镇(街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做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二、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一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具备风险分析、检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数据查询、辅助决策、应急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安全生产应急信息系统,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和预警级别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建立事故报警和响应机制,成立统一的事故接警、处警机构,建立有效的事故举报电话,做到抢险救援队伍出警及时、行动协调、处置及时得当。

  三、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一是依托安全生产应急信息系统,整合利用安全生产通信信息系统和有关办公信息系统资源,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加强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监控;二是整合力量,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家组,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管理制度,为应急管理、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支持,设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

  四、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事故应急救援“反应快速、指挥协调、措施得当,处置有力”的要求,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搞好政府总预案、行业系统和企业分预案的衔接与统一,形成一整套指挥有力,措施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五、完善事故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一是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现有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二是及时补充欠缺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达到应急救援的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投入,特别是充实专业救援设备设施配置,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用软件、移动式指挥平台、卫星定位系统、防毒等专业救生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