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由于支撑结构的破坏,失去应有的稳定性而发生倒塌。倒塌事故一般发生得比较突然、征兆也不明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建筑物倒塌发生后,人们一时难以从倒塌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被埋压的人众多、现场混乱失去控制,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合理极易造成建筑物的火灾和二次倒塌,给有效组织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一、被埋人员的搜寻方法
1、组建并派出有经验的精干搜救小组实施现场被埋压人员的搜寻和救助,并留有预备人员,以便在搜救小组发现被埋压人员时,有人从现场外围协助运送必要器材和被埋压人员的搬运工作或因救援时间过长,为保障救援的工作连续性而进行人员的替换。
2、向幸存者和有关人员询问失踪者在倒塌时所处的部位、活动情况,或居住的环境等。对倒塌的瓦砾堆要进行全面的斟查和分析,分析其用途、结构、层次、倒塌方式,倒塌后可能存在的险情和人员幸存的安全部位。
3、抢救队员进入倒塌堆进行搜寻过程中,要注意人们爬动的痕迹及血迹。可充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或搜寻犬,或采用听、看、敲、喊等方法寻找和确定被埋压人员的具体位置。
二、搜寻被埋人员的注意事项
1、调派救援力量及装备要一次性到位,及时要求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严密制定救助方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协同作战。
2、当伴随有火灾发生时,救人、灭火工作应同时进行。
3、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对于可能存在毒气泄漏的现场,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防化服),携带必备的通信器材、救援绳索、照明灯具和小型破拆器材。
4、在救援现场要快速开辟一块空阔地和进出通道,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
5、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实施倒塌现场的监护,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
6、为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抢救行动应本着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员生轻伤员的原则进行。对身处险境、精神几乎崩溃、情绪显露恐惧者,要鼓励、劝导和抚慰,增强其生存的信心。在切割被救者上面的构件时,防止火花飞溅伤人,减轻被救者的痛苦,改善险恶环境,提高其生存条件(在使用切割装备破拆时,必须确认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