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各地的多雨季节,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发生溺水事件,比如这则新闻,4名大学生溺水死亡事故,而事发原因是一名学生落水,众同学施救,结果酿成4人死亡的悲剧。
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悲剧!必须反思的是,施救同学没有过错,但“手拉手”式地冒险勇为并不足取,且也经不起时间和道德的考量。
营救溺水者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技术活,既要有娴熟的游泳本领,又要有良好的施救技巧。面对复杂不明的突发情况,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一时冲动,一旦稍有偏差或闪失,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很可能不仅救不起人,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必须看到的是,这几年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我们都十分注重见义勇为的正气弘扬,但对青少年来讲,更需要的是理性的、智慧的救助方式,而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去做“小英雄”。
终结“手拉手”的施救惨剧,我们既要在思想上加强警示教育,更要在行动上补上安全“自救”一课。一方面,在汇聚见义勇为“正能量”的同时,更应教导学生理性智为——在不具备特殊本领的前提下,切不可一时冲动“帮倒忙”;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逃生本领的传授,在教会游泳、科学施救、溺水抢救等方面狠下功夫,让学生在人生搏击中提升各种本领,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否则,当孩子们救人不成反陷险境时,就为时已晚了!
怎样救护溺水人员
1、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
3、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曲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4、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其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5、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溺水者转送急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