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事故应急救援应先做好预防工作,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平时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到预有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及时实施救援。对于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重大事故能够行动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救援工作只能实行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以区域为主,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采取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地区的优势和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救援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安全、救护、公安、消防、环保、卫生、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迅速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三)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对事故外溢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四)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报名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应急救援员,紧急情况下及时处置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