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会采取不同的应急方案,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有很多种方法对预案进行分类
1. 按行政区域划分,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和企业预案;
2. 按时间特征划分,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
3. 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4. 而最适合城市组织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可将城市的应急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
下面介绍几类预案的分类:
一、综合预案
1) 对通讯设备和应急通讯系统进行设置和维护,保持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
2) 准备备用的通讯系统以便需要时启动,使用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提供与应急中心和人员安置场所之间的备用通讯联接;
3) 恢复正常运转时或者保管前对所有通讯设备进行清洁、维修和维护。
4)为保证所有组织之间在应急过程中准确和有效的通讯,应当对无线频率做出特别规定。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现场”指挥无线频率,至少应该在执行类似功能的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无线通讯网络。在易燃易爆危险物质事故中,所有的通讯设备都必须保证本质安全。
二、专项预案
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特定情况、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主要针对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三、现场预案
现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椐具体情况编制现场预案。针对某一具体现场的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通常是在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例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场外应急预案,防洪专项预案下的某洪区的防洪预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