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生事故时会发生现场的公共危机和公共秩序需要进行维持,否则可能发生其他踩踏事故等。在应急救援现场公共秩序的维持应做到:
1.全面评估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风险,预测其类型、级别、概率、影响范围;
2.详尽地涉及公共安全风险的预案进行制定,有效监控风险,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3.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
4.广泛深入地进行公共动员。通过信息发布、防灾教育,等告诉公众如何疏散;
5.制定和贯彻实施相应法规与操作细则。
避免危机要监控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当预感危机将要发生时,作为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1.在大型群众聚集场所,如大型演出现场、大型商场等发生事故,要及时采用隔离设施阻止人群过分拥挤,如设置隔离墩、栅栏等;
2.现场人群情绪过于激动时,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远离引发他们激动的场所,迅速引导他们分批分拨儿离开现场。
3.当发现行进的人群中有人摔倒时,要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发出或制造出一声巨响(可故意摔破某种东西),以此来转移行进人群的注意力,借他们停下脚步的时候,大声命令他们原地不动,使摔倒者赶快站起来,以免发生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