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6分钟,这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救命时间”。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

由此可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实际上许多的病症全是忽然产生的。乃至是许多的出现意外也会临时性出现,不给我们提前准备时间。这个时候,以便协助病人增加援救时间,应急救援就看起来十分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在现场发现病患以后该如何进行应急救援。

(一)发现患者,评估环境,记录时间,疏散人群

当发现有人晕倒时,首先大喊:“有人晕倒了”,让人路人注意到,让出抢救的空间,同时也可以防止路人误会是你对伤者造成了伤害,让周围的人知道有突发情况发生并参与协助抢救。

评估环境的通用做法是,双臂展开,整个身体呈“十字架”形,同时环顾四周。这种做法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的环境隐患,如马路、地震、拥挤的狭窄空间等。主要作用有,判断四周是否有安全隐患,头顶是否有不安全的悬挂物。

同时,在马路或拥挤的狭窄空间还可以空出一定范围的抢救空间。评估环境的做法可以灵活多变,但大家必须有这种意识,因为这对自身的保护以及提高伤患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二)判断意识

双手拍双肩,同时大声询问:“先生,先生,你怎么了”,左、右耳各一遍,防止伤患有偏聋病史,需注意口耳距离应小于5cm,同时观察呼吸是否正常,无反应报:“患者无意识”。注:此时,在低下头贴紧患者的头面部的同时,可以耳听呼吸音,面感受呼吸气流,对患者的呼吸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三)呼救

当发现患者无意识时,应立即呼救,若身边有人,最好请别人帮忙打急救电话,尽量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请别人呼救时,应手指,目注,说出该人的具体特征,如“请这位穿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的先生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打完电话后马上回来帮忙抢救。”

(四)转移病人,摆正体位

当发现环境太危险,或不适合抢救(如暴晒或不通风)时,应将患者转移到安全、阴凉、通风、坚硬的平坦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抢救。但需注意,必须在确保伤患没有发生脊柱骨折、移位时,才能移动伤患。注:不能直接放在柔软的床或者弹簧床上,以免按压的时候力量被缓冲掉

(五)判断呼吸和脉搏

判断呼吸和脉搏的方法为:右手剑指,在甲状软骨往同侧旁开2厘米,在胸锁乳突肌的内侧缘,轻压,用指腹感受颈总动脉的搏动。

进行下一步骤之前,敞开伤患的胸部,解除伤患颈、胸、腹部的束缚物,如领带,腰带等,同时,应去枕,让病人平卧,抢救者也应解除胸前佩戴的饰品或证件以及手上佩戴的手表、手链等;而女性最好将头发扎起来,以防阻挡视线。

(六)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适用于男性)②胸骨下半段③胸骨下切迹(即两侧肋弓相交处)上两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