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五级培训科目包括理论的学习(包括线上线下的理论课程配合学习)和实际操作学习(实地实物教学)。在实际考核中也会包括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具体五级培训的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防与应急准备
(1)应急准备
a)对本地易发灾害进行分类
b)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应急包
c)识别应急避难场所各类设施的标识
d)维护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
e)绘制前往本地应急避难场所的路线示意图
(2)防火宣传
a)讲解灾害事故自救互救知识
b)给社区群众进行安全和防灾技示范
二、监测与预警
(1)灾害监测
a)根据现场情况判断事故或灾害类型
b)识别常见危险品标志
c)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收集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位置、范围和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
d)在制式表格中简单记录灾害情况
(2)信息上报
a)通过拨打120、119、110、12395等进行报警
b)使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报告灾害现场基本情况
c)调整无线电对讲机频率,实施通信联络
三、社区应急救援
(1)救援准备
a)使用头盔、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自我保护
b)检查和维护防烟面罩等公共场所常备应急器材
(2)事态控制
a)使用简易灭火工具、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
b)关闭水、电、燃气源开关
c)使用警戒线或警示牌对事件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
(3)辅助逃生
a)判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b)用扩音器和哨子等引导疏散遇险人员
c)为遇险人员配用防护装备将其引导至安全区域
d)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碍物,标记出危险源
(4)现场搜索
a)采用观察、聆听、呼叫、敲击的方法进行人工搜索
b)布设声波传感器
c)识别救援行动标识
(5)现场救援
a)使用绳索、滑轮、滚木等简单工具组合牵拉移动重物
b)使用撬杠等简易工具移除障碍物,开辟逃生通道
c)使用杠杆、千斤顶常见工具解救轻度压埋人员
d)采用至少五种方法徒手移动、搬抬非脊柱损伤伤病员
e)使用毛毯、绳索、外套等常见材料制作简易担架
四、伤病员应急救治
(1)医疗防护
a)采用医用手套、医用口罩、护目镜、人工呼吸消毒面膜等个人防护器进行个人保护
b)按要求进行消毒和处置医疗废物
(2)心肺复苏
a)采用保护守法对伤病员进行翻转
b)采用徒手胸外按压的方法抢救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c)使用心肺复苏质量反馈装置提升心肺复苏质量
d)采用口对口、口对口鼻等方法抢救伤病员
e)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抢救伤病员
(3)接触气道梗阻
a)使用腹部冲击法抢救气道异物梗阻的伤病员
b)抢救气道异物梗阻的婴儿
(4)止血包扎
a)对常见外伤进行伤口保护和清理
b)采用直接压迫法、加压包扎法控制伤病员出血
c)使用绷带对伤病员四肢、躯干及关节部位进行包扎
d)就地取材对伤病员进行止血包扎
五、救援善后
(1)心理抚慰
a)采取预防性措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b)通过倾听遇险者的倾诉来稳定其情绪
(2)现场恢复
a)安全清理现场废墟
b)维护现场秩序